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资阳市大力推进老年教育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2日   【字体:     】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资阳市作为四川省老龄化率最高的城市,通过系统布局和创新实践推动老年教育蓬勃发展。

一是建成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域覆盖的四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整合老年学校、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机构等资源,实现老年教育服务全域渗透。目前,全市建成投用市老年大学1所,县(区)老年大学3所,各类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88所,在校学员达3.6万余人次,老年教育服务对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对村(社区)的覆盖率超过80%。

二是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本着灵活、便捷、可及的原则,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探索发展老年远程教育。打造“12312”数智康养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构建线上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后期可共享全国各地优质远程教育课程。发挥市老年大学文化养老主阵地作用,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和开放型、网络型学校建设,免费输送远程教育视频课程,为全市各类老年学校以及近5万人次老年人提供网络学习资源,精准覆盖行动不便、高龄老年人等接受老年教育较为困难人群。目前,直播大课堂已开课30余次,录播各类线上教学课程3000余小时。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资阳市养老托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将老年教育纳入了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市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实施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和老年教育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建设各类老年学校及教学点近80个,培育形成特色老年文化品牌6个。政府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落实高龄津贴、公交优待等政策,为老年教育提供基础支撑。按照100元/人的标准发放“关爱服务包”,为1947名老年学员提供助学补助19.47万元。通过“硬件建设+软件提升+补贴激励”组合拳,构建老年教育良好生态。

四是强化“供给侧”服务意识。课程设置由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从琴棋书画、养生保健、声乐舞蹈等传统课程扩展到智能手机、短视频创作、竹编剪纸等新领域课程,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老龄政策等素质教育成为了必修课。配置高素质教师,建设“银龄师资储备库”,吸纳退休专家参与教学,师资队伍注入了00后新鲜血液,培养了一支政治强、结构优、活力足、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教育+养老”、“教育+志愿”、“教育+文化”多元融合的服务模式,助推资阳老年教育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