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索 引 号 :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民政厅
  • 成文日期:2023-08-22
  • 发布日期:2023-08-25
  • 文  号:川民发〔2023〕89号
  • 有 效 性 :有效

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个十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民政局、全省性社会组织

全面推动我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个十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各地、各单位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行动措施、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慈善工作取得实效

                           四川省民政厅

                           2023822

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个十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引领带动四川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共同富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慈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准确把握慈善在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层治理制度中重要作用以扶弱济困为重点,以创新拓展为关键,以创新试验区为带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转变”的思路,加快培育品牌慈善组织,大力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积极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广泛链接社会慈善资源,着力营造“人人向善、事事行善、时时可善、处处有善”的慈善格局推进共同富裕贡献慈善力量

二、主要领域

(一)慈善助力困难帮扶。加强慈善救助项目供给,推动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支持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协同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开展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工作。紧扣群众实际困难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等多样化帮扶聚焦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住房保障等特殊困难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帮扶。

(二)慈善助力养老服务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慈善支持重点,策划实施精准性慈善项目。支持联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常态化助老关爱巡访服务,加强助餐、助医、助乐、助浴、代购、家政服务、慰藉服务等方面服务重点聚焦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慈善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三)慈善助力儿童关爱统筹慈善组织及其它社会组织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公益慈善力量,加强慈善项目供给围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各类特殊困难儿童的成长需求,开展巡查巡访、政策链接、权益维护、监护指导、普法宣传、心理咨询、课后辅导、主题研学等关爱保护活动。支持大力实施“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

(四)慈善助力应急救灾建立慈善应急响应机制,以慈善组织为纽带,加强各类社会力量信息互通共享。储备一批应急慈善项目,链接一批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常态化开展慈善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慈善应急韧性和动员能力。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汇聚广泛社会爱心力量,支持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灾后恢复重建。

(五)慈善助力基层治理大力发展社区慈善,积极培育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城乡基层深耕善治。通过设立社区基金、实施公益创投、鼓励志愿服务方式,整合、盘活社区慈善资源,打造社区公益慈善服务空间,支持社会组织、社工机构优化服务供给。结合居民急难愁盼,实施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活动,通过积分兑换、社区社会组织或居民骨干承接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服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六)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深化运用脱贫攻坚经验,探索慈善事业参与乡村振兴新路径。引导慈善组织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慈善项目供给。引导组建一批农村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七)慈善助力科技创新推动慈善组织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探索设立冠名科创基金,打造公共研发合作平台。通过捐资金、捐股权等方式,支持科研机构等持续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学创新。探索设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慈善项目,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鼓励慈善组织开展科普慈善主题活动,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八)慈善助力绿色低碳。引导、支持慈善组织关注污染治理,为解决污染防治等问题,加强项目研发、资源链接,积极开展污染源公众监督、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鼓励慈善组织积极培育绿色公益慈善行为主体,开展各类绿色低碳慈善活动实施促进生物多样性项目,传播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加强区域性生态环保公益慈善联动,形成整体效应。

三、主要措施

(一)鲜明一个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推动应急慈善向常态慈善转变拓宽日常募捐渠道,营造常态化、多样化慈善场景;推动民生慈善向全域慈善转变更多地改善和解决社会问题、更多地维护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推动少数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引导向上向善的社会价值取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自发慈善向专业慈善转变,形成权责清晰、分布合理、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良性慈善治理格局

(二)建设十慈善创新试验区围绕构建六个体系健全五个机制确定10个县市、区作为慈善创新试验区开展组织培育体系化探索广泛培育各类慈善组织,大力发展公益性、互助性、支持性社会组织,构建层次明晰、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开展慈善参与常态化探索,创新慈善+”“+慈善模式,为公众便捷参与慈善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供需对接精准化探索建立慈善需清单和项目库,精准配置慈善资源。开展文化塑造品牌化探索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打造有影响、有品质、有特色的县域慈善名片。开展慈善监管协同化探索加强政社协作,凝聚内部治理、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合力各市可自行确定一批县市、区开展创新试验。

(三)培育百家品牌慈善组织围绕提升全省慈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品牌慈善组织,壮大公益慈善力量。加强分类赋能,推动县(市、区)级慈善向平台型慈善组织转型,引导市(州)级慈善会和各类基金会向枢纽型慈善组织转型,强化资源募集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支持、辐射、带动等作用。抓好重点提质,遴选一批内部治理好、项目经验多、专业性强、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进行省级重点培养,提供业务指导、人才培养、资源链接等多类型扶持,提升慈善组织综合能力。创新实践发展,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浙川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等,优化慈善资源配置,畅通慈善组织与创新实验区对接通道,充分运用产品化思维策划慈善项目、市场化思维增强慈善活力,有效服务中心大局

(四)发展千支社区慈善基金持续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着力发展1000以上的优质社区慈善基金,构建基层常态慈善服务格局。鼓励新设一批,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依托本地平台型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深耕本地慈善资源,优化慈善服务供给。支持提能一批,有针对性解剖一批筹募不好、运行不好的社区慈善基金,着力解决瓶颈问题,推动优质高效动作,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引领做强一批,盘活社区慈善资源,创建各类慈善实体,拓展日常募捐渠道,实现社区慈善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培养万名公益慈善人才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大力培育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公益慈善人才队伍。加强系统提能,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不断提升慈善从业人员组织管理、款物劝募、项目执行、财务会计、金融创新、新媒体运营、社会动员与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加强招才引智,深化与高校、行业组织的合作,搭建慈善实践实训平台,订单式培养和引入具有较强实操能力且能胜任慈善领域组织管理、项目运作、宣传推广、专业服务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加强广泛培育有针对性地提升社工站点、社工机构、社会组织等的资源链接能力、项目实施能力,探索依托社工服务体系等设立城乡社区慈善服务岗位,扩大公益慈善事业覆盖面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细化具体举措,强化民政系统内部分工协作,形成各业务口具体承担、慈善、社会组织科室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慈善助力共同富裕行动。

(二)广泛多元联动加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民政厅通过资源链接、试点布局、加强指导等方式支持创新试验,各市(州)民政局要主动沟通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县(市、区)民政部门推进落实。全省性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慈善合作平台形成共创共赢的良好慈善生态。

(三)注重项目牵引加强需求挖掘、分析,各级民政部门要指导本地慈善组织广泛摸排慈善资源、收集慈善需求,建立供需清单,科学合理策划慈善项目,促进慈善需求和慈善资源供给有效对接,构建供需对接、项目实施、绩效评估、社会反馈等全流程闭环。

(四)积极宣传总结各级民政部门强化全过程宣传思维,积极开展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慈善宣传,广泛挖掘有实效、有品质、有影响的慈善典型,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慈善经验,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慈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