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四川省民政厅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732号提案答复的函(川民函〔2021〕224号)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12日   【字体:     】  

代曦等委员:

您提出的《深入推进社区整合性治理打造城市社区治理新高地》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两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针对社区治理诸多问题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开展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工程等创新实践,探索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站位全局,构建社区治理新体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民政厅组建调研专班对社区治理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1+9的研究成果。针对社区治理机制不畅、发展不平、布局不优、服务不强、队伍不专、主体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建制调整和社区治理优化的实施意见》,全省以建、改、合、分、调多种方式对社区建制和管辖边界进行调整优化,提出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优化社区服务供给等10项重点任务和稳定投入、权责对等、资源整合、内生动力、人才培养、共建共享等6项机制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1+N+1”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党建引领,由组织部门牵头举旗帜、引方向;综治保障,由政法部门牵头维大局、保稳定;综合服务,属政府负责内容,由多个部门和群团组织提供,由民政牵头集成;科技赋能,贯穿以上三个版块之中),全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区治理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二、加强示范引领,推进社区治理试点建设。民政厅会同省委组织部、财政厅,构建了三级联动、五级示范工作体系,启动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建设,目前已在全省84个县(市、区)、87个街道(乡镇)、300个社区开展两批试点建设,县级层面,突出街道管理服务创新和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的主题;街道(乡镇)层面,突出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化、社会组织孵化等机制创新;社区层面,突出打造便民服务型、智慧科技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服务项目化型、自治互助型等六型社区。试点结束后,择优确定一批基层治理省级示范区(市、县)、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典范。先后举办全省民政局长培训班、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培训班、社工站暨社区治理试点培训班,督促承接试点任务的区(市、县)到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学习考察,并建立省到县、市到街道、县到社区的联系指导机制,确保试点单位硬件上有改观,软件上有提升,服务上有亮点,场景上有呈现

三、积极统筹协调,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将社区治理纳入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牵头形成的《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工作方案》作为后半篇文章“1+24+1”方案之一印发实施。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支持一批特色社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达标社区(村)、因灾受损社区(村)项目建设;推动实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提倡一室多用和免费开放;推进公共服务布局同步优化,各地对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进行整合,并同步优化警务、教育、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效解决了社区服务设施布局散、面积小、功能弱的现状。健全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各地探索将基层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的事项依法下沉到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网络端服务功能,在便民服务中心、部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派出所、社区警务室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服务自助终端,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健全完善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建设,初步构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印发《关于建立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规范城乡社区依法履职、协助办理、工作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和民事代办机制,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四、创新机制渠道,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发展。健全党领导下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培育社会组织、社会企业、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格局。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程,结合两项改革和省第十一届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全省现有社区两委干部64590人,每个社区平均8人左右,全面推行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出台社区工作者职业津贴、学历教育补助等激励政策,并明确开展人才招录、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社区工作者全岗通培训等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推进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全面直接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建成西部首个省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启动实施双千工程(培育1000个功能型社会组织和1000个兴趣爱好型社会组织),优先培育一批能够承接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事项,逐步推动养人办事花钱办事转变。强化社工专业人才支撑,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万人培养工程、四川社工人才培养计划,全省依法登记和备案的社工服务机构(协会)1365家,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11.98万人。社会组织、社工人员已成为我省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城乡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缔造以城乡社区为中心的四川邻里生活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四川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索建立社区-街区-小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发挥社区规划师发动居民、参与设计、指导建设的专业作用,广泛吸纳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共创更加舒心美好、安居乐业、良序善治的高质量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二是抓好城乡社区治理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梳理总结城乡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推动试点社区硬件上有改观、软件上有提升、服务上有亮点、场景上有呈现。近期将对2020年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的44个县(市、区)进行绩效评价,评选授牌30个基层治理示范街道(乡镇)、100个基层治理示范社区,遴选一批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践成果。

三是加强创新社区群众自治。指导各地尽快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研究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机制;丰富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规范基层群众议事协商制度机制,探索建立议事协商事项目录和议事预审制度;全面推进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按照《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提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素质,在20229月底前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

四是健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健全部门协同机制,新建小区配建社区服务设施,老旧小区通过改建扩建、购置租赁、置换调剂、合作共建等方式保障社区用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集社区教育、文化、休闲等多种场景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体。继续实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工程,优化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强化治理资源整合效能,构建“15分钟—10分钟—5分钟社区服务圈,以多业态聚集形成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服务和品质消费需求。

五是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完善社区基础平台功能,社区两委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动员社区志愿者,吸纳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支持、引入、监督、培育、孵化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推动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民政服务在基层实现融合化、专业化,逐步推动工会、团委、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等下沉事项实现统筹整合,链接社会资源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市(州)-县(区、市)-街(镇)-社区五级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双千工程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培养、评价、激励、发展、道德等配套制度机制探索建立健全志愿者社工专业社工社区专职工作者成长发展路径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培育。

                              四川省民政厅

20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