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海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养老综合体项目建设资金支持》(954号)收悉,我厅高度重视,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在前期和您的沟通基础上,现答复如下:
一、在规划布局方面
一是纳入统筹规划。将建设“一站多点、智慧便捷、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枢纽型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要求写入《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统筹推进,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构建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推进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快提升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布局建设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重要节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多种业态发展。二是出台工作导则。为规范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运营,我们印发了《四川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规模布局、功能设置、服务内容、人员配置、运营模式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运营。三是纳入民生实事。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将建设100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高位推动,通过全省养老服务厅际联席会议,协调财政、住建、消防等部门对民生实事项目建立"一点一策”推进方案,目前纳入民生实事的100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均已完工运营,得到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充分考虑老年人接受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半径等因素,分级分类配建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中心镇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运营,扩大综合性、枢纽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中心镇层面布局建设,逐步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二、在建设运营方面
一是加强项目支持。近年来,省级财政投入资金7.65亿元,支持387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场地装修改造及设施购置。其中,2022年、2023年省级财政投入400万元支持冕宁县建设高阳街道、锦屏镇建设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二是加大运营补助。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服务质量,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7亿元定向财力补助资金,由县(市、区)统筹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消防设施改造等相关支出。三是提供优惠政策。各地全面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养老机构及设施建设分别免征和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养老机构及设施提供养老服务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部门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各地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的督促指导,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稳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与日间照料中心按照“1+N”的模式组网建设,更加高效地发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效能,为社区不同需求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三、在要素保障方面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支持各地通过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将投资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交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业运营,形成多元供给格局,为养老服务领域注入新活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建设,每年开展全省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为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搭建了成长平台,将优秀的养老服务管护人才引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助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健康发展。三是拓展服务模式。目前,全省90%的市、县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链接线下服务资源提供方2万余个,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服务,居家服务信息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服务模式基本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实施“蜀养人才培英”工程,加大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依托省市两级数据资源共享体系,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进社区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家庭延伸。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
四川省民政厅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