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都江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

发布时间: 2017年07月24日   【字体:     】  

都江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都江堰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第二条 本基金会是经登记管理机关认定的慈善组织。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表彰都江堰市优秀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功绩,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终身从事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事业,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以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资助都江堰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对身患国家规定范围类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教师予以适当帮助。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肆佰伍拾万元,来源于市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的捐赠。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四川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成都市教育局。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设在都江堰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 单独或与捐赠人共同设立奖项,表彰奖励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小学幼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二)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科研、名师讲学、对口支教等活动;

(三) 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

(四) 设立和发放助学金,资助中小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五)支持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对身患国家规定范围类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教师予以适当帮助;

(七)其他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公益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届基金会由17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届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 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热心基金会所从事的公益事业;

(三) 具有与基金会工作性质相适应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

(四) 能够尽职尽责,保障捐赠财产的使用符合捐赠人意愿和基金会的公益目的,保障基金会财产的安全及保值增值;

(五) 廉洁奉公,办事公道。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 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 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 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 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 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 提议召开并参加理事会会议;

(二) 参与修改章程,参与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参与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及其他重大事项;

(三) 监督、检查基金会的日常工作;

(四) 执行理事会的决议。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 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 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 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 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 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 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 章程的修改;

(二) 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 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 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撤销。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设监事会,设监事3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 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 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 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

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工作人员可领取津贴、福利和补助。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在本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由非现职国家工作人员担任;

(二) 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

理事长:

(一) 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 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 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 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担任本基金会的副理事长、理事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 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 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 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本基金会秘书长负责常务工作。本基金会内设办事机构为办公室,秘书长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本基金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 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 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 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 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 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 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 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九) 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按相关规定设立党组织。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 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三) 合法收益。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非定向性捐赠的使用,由基金会办公室制定使用方案,报理事会批准,用于学校的发展。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 奖励优秀中小学幼儿教师;

(二) 资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科研、名师讲学、对口支教等活动;

(三) 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

(四) 资助中小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五) 对身患国家规定范围类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教师予以适当帮助。

(六) 支持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 在全市性地域范围内的统一募捐;

(二) 面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团体和个人的规模较大的募捐;

(三) 募捐数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

(四) 投资总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

(五) 理事会认定的其他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

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四十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 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 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 财产清册(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 无法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 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 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 其他应当终止的情形。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一) 奖励优秀中小学幼儿教师;(二) 资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科研、名师讲学、对口支教等活动;(三) 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四) 资助中小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五) 对身患国家规定范围类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教师予以适当帮助;(六) 支持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无法按照章程规定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经2017年4月 28 日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以上信息由慈善组织提供,信息真实性由慈善组织负责)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