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丧事要跑好几趟,现在一个二维码全搞定,连骨灰领取都不用担心拿错。”绵竹市民张女士的父亲近日离世,她在“绵竹市殡仪馆”微信公众号上预约车辆、查询流程,通过系统生成的“遗体二维码”全程办理业务,仅用一天便顺利完成火化手续。这背后,是绵竹市民政局以党建为引领,历时12年自主研发的“殡葬管理系统4.0”,用科技破解民生痛点,让殡葬服务提质增效。该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列为全省殡葬行业改革治理的“样本经验”和绵竹“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手机下单殡葬服务一“码”通办
“过去,家属需要携带纸质证明多次往返殡仪馆进行登记,而人工登记难免出错,在遗体接运、火化等环节更因信息不透明引发纠纷。”绵竹殡仪馆馆长刘平称,绵竹智慧殡葬管理系统经过4次的版本升级后,如今,丧者家属只需要进入绵竹市殡仪馆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端就可查看殡仪馆的环境、设施设备、服务内容、收费价格,实现线上下单办理殡葬业务,从而达成殡葬服务便民、高效。
刘平介绍说,丧者家属进入公众号后,点击预约服务,选择遗体接运车辆,系统就会自动派单,司机到达后用“巴枪”扫描逝者死亡证明、身份证后,系统就会生成类似电子身份证的“遗体二维码”,而这个“遗体二维码”,会贯穿后面殡葬服务的接运、冷藏、火化、骨灰等7大环节。
实时追踪火化进程实现“零差错”
“当丧者家属来到殡仪馆后,我们会完成逝者及丧属的信息采集,制作‘家属标识卡’,由逝者家属持有,用于治丧流程各环节中信息确认。”绵竹市殡仪馆前台接待组组长朱清称,家属在公众号上选择的殡葬服务清单会自动生成收费明细,价格和服务公开透明,家属消费得明明白白。由于朱清待人亲和,业务流程熟练,她所带领的党员志愿者小组总是获得群众的高度评价。
据了解,该系统在火化环节,家属可通过殡仪馆LED屏,实时查看火化炉温度、操作人员工号及进程,“就像外卖追踪一样安心”。在骨灰领取时,扫码核对“家属标识卡”、火化证编码、骨灰识别牌,进行信息确认后,完成骨灰领取,实现“零差错发放”。
同时,遗体处置的全过程实现了视频监控无盲区,且24小时运行,视频资料可储存长达90天,这为殡葬业务工作的溯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绵竹市殡仪馆在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在实施智慧殡葬系统后,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据绵竹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书记王永昶透露,该系统今后还将上线三大新功能,一是馆内AR导航:连接WiFi自动定位,语音指引家属快速找到祭奠厅,告别“找路难”。二是多媒体祭奠屏:在智能祭奠区,家属可点选虚拟蜡烛、鲜花,录制悼词,生成“云纪念空间”。三是能耗智能管控:实时监测水电消耗,预计年节省运营成本20%,推动绿色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