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四川慈善社工事业发展迎来新起点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10日   【字体:     】  

2022年是四川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改革创新之年。根据省委编办批复,原省慈善总会办公室更名为省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促进中心,承担全省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推动慈善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开展活动,促进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经民政厅审批同意,原省慈善总会正式更名为省慈善联合总会,成为全省行业型、枢纽型、平台型慈善组织。

如何在新起点推进四川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此,5月10日,民政厅召开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座谈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出席并主持会议,听取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分析研究下步工作。

会上,省慈社中心负责人和部分中层干部、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作了汇报发言,分别就转型改革后机构运行、队伍建设、业务拓展交流了思考打算,提出了意见建议。

胡建林肯定了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指出,面对新起点、新领域、新挑战,省慈社中心和省慈善联合总会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改革转型为契机,建强队伍,创新载体,壮大业务,提升质量,着力推动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民生底色更加明亮、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要把握大势。充分认识到慈善事业已跃升为实施第三次分配、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助力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慈善组织规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慈善活动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工服务体系建设正进一步加快,成立省慈社中心和省慈善联合总会,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要有序改革。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工作连续性,做好内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工作,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推进政社分开,建立健全慈善、社会工作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引导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形成发展合力,彰显改革成效。

要做精业务。在慈善领域,注重推动应急慈善向常态慈善转变、民政慈善向全域慈善转变、省级慈善向全省慈善转变,助力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社工领域,加大基层调研力度,深入了解掌握情况,运用“五社联动”思维,盯紧抓牢全省社工服务体系建设。在志愿服务方面,立足居民需求和治理需要,引导建立“常态+机动”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要开拓创新。抓实做好、分步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基金”“川慈众诚基金”“社区治理服务基金”等8支品牌龙头基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持续、常态策划开展慈善活动,提升总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推进慈善信息平台建设,按需分类定制设计慈善产品和慈善项目,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要整合资源。省慈善联合总会要充分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全要素、全领域链接全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龙头社会组织的慈善资源。依法积极开展慈善组织评级,做到在用中管、在管中用,形成慈善组织强大凝聚力。加快建立专家库和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与机构、专家和高校交流合作,广泛集聚人才资源。

要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全媒体宣传平台载体,通过内刊、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采用感人、新颖、活跃、接地气的方式,全方位、多场景展示慈善形象,讲好慈善故事,增进情感认同,激发捐赠者内在动力。

要提高能力。结合行业管理、规则制定、协调促进和项目打造等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好补短强弱,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培训,提升干部职工(员工)能力素质。加强制度建设,聚焦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级设立“防火墙”,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要强化统筹。明晰职责边界,既加强传统业务,又开拓新的领域。省慈善联合总会、省慈社中心和民政厅慈社处工作要做到有分有合、有立有破、有守有攻、有保有压、有奖有罚。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和发展环境。

民政厅慈社处负责人和省慈社中心、省慈善联合总会全体干部职工(员工)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