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自治、依法协商、民主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实践探索,推动民主协商过程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党建+协商,议事协商提成效。健全“四议两公开一审查一监督”决策制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成立“大家来协商”领导小组,由镇联村领导、联村干部和村两委、监委会为负责人,建立由村民小组长、“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特聘村主任、乡贤、乡村医生、企业代表等人员组成“大家来协商”人才库,组建村级民主协商议事会,搭建民主协商平台,明确民主协商清单,形成“大家事大家议”的民主氛围。2021年,通过“大家来协商”议事平台协商议事,为群众完成停车场修建项目,自来水、天然气安装等惠民利民便民实事10余件。同时,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依托民主议事平台收集整理群众创业就业意愿,发动村集体公司主动承接园区物业管理,为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50万元。
双问+双解,自上而下解民忧。以民主协商议事平台为载体,创新“双问双解”治理机制[“双问”即问需(群众需求)问效(效果、效率)于民;“双解”即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到位,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宣传解释],收集民情民意,推进基层干部工作方式革新,推动基层治理体质增效,变群众“堵心事“为“暖心事”。截至目前,“双问双解”治理机制已有效解决征地建设遗留问题、堰塞塘安全隐患等重大问题20余项,全力打造大河村公路社社通,美景家家有的和谐美好、宜居宜业新场景。
大网格+小单元,自下而上纳民意。为落实基层治理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要求,大河村探索建立健全“大网格+小单元”治理模式,在村级“大网格”+组级“小网格”基础上,按照地缘相邻原则,以10-25户、30-40人为单元,把村民小组进一步划分为7-8个“网格小单元”,通过就近就便逐一明确专人担任网格单元长,压紧压实了基层“微治理”和“微服务”责任。同时,按照定格、定人、定责“三定原则”,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聚焦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愿望、问题困难“四大重点”,采用沟通协商、对话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有效破解了“组包户”服务对象多、治理能力弱的难题,确保网不漏格、格不漏户,形成了有事能议、议事能办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