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方田村坚持“五问”于民 搭建群众“连心桥”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25日   【字体:     】  

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方田村位于史家镇西北部,全村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00亩。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58户3460人,常年外出务工1200余人。近年来,方田村“两委”班子坚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依靠“五问”于民工作法,有效提升了为民办事效率和管理服务效能,营造了更加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了更大合力。

一、坚持“问廉于民”,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方田村始终注重廉洁树形象,按照“支部带头,村委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起“三级监管、重点防控”的廉政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村、组干部的廉政建设。定期召开“三会一课”现场考评干部作风,村“两委”班子成员、人大代表坚持每半年向广大村民进行廉洁履职汇报,接受村民的质询,确保所有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行;积极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服务事项“打包上网”,广大群众“指尖”监督,鼓励群众参与村务监督工作,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筑起民主监督防线,让群众的满意度成为衡量“廉洁”的标尺,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坚持“问需于民”,让村民百姓富起来

方田村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原则,将群众最紧急、最迫切的需求作为创新基层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2023年方田村引导群众复耕复种增收,切实解决土地流转约130亩的棘手难题,80余亩撂荒地完成清理并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用以种植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8万余元收入。同时依托修建的200亩标准化水田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特色小龙虾、黄辣丁、四大家鱼年产值超过260万元;发展特色种植,百香果、台桑果种植约20亩,年产值50万元;销售特色产品,将村上特色核桃油、手工面、手工艺品进驻乡邻超市,实现纯收入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45余万元,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三、坚持“问计于民”,让群众智慧聚起来

方田村发挥群众智慧,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聚民心、集民智,始终把广大村民当做村级事务的“决策者”。在进行村域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决策时,村“两委”通过事前入户走访、座谈沟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引导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全面参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切实保障了村民能有效地行使决策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坚持“问效于民”,让群众声音响起来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方田村始终坚持将考评的标尺交给人民,任何事情做得再好,要老百姓说好才是好,群众满意才是真满意。方田村每年定期邀请离任村干部、“乡贤”、村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对一年来的各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为方田村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近几年,方田村的工作群众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五、坚持“问情于民”,让干群关系暖起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方田村坚持沉下去、走进去,通过深入村民家中、院中、田中,详细了解群众经济收入、外出打工、技术培训、身体状况、养老医疗等各类生活及工作情况,并为其带去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定期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将“敞开大门迎群众”与“深入农户找矛盾”结合起来,主动服务群众,及时化解矛盾,真心实意解决村民所急所盼,积极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逐步实现乡村治理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8月,方田村在走访中了解低保户罗先国因意外受伤,经济又十分困难,立即向镇申请紧急救助2000元,解决无钱就医难题。截至目前,方田村已为7户困难群众申请低保,解决了他们生活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