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凤阳村位于郪江河岸,地处三市四县交界处,距离大英县城25公里,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38户1810人,党员45人。近年来,凤阳村积极探索创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方式,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促进村“两委”提升服务质效、村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加快“大美凤阳”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一、“自治”明主体,促乡村发展。一是加强自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制定《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委员会公信力和照章办事能力。实施村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点、长寿食堂、微型消防站、议事广场,促进村级服务阵地日趋完善。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理念,落实“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声好话相送”服务要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以房管人”原则, 将全村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负责联系30户村民,充分发挥信息排查、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作用,建好“小网格”支撑“大治理”。三是做好志愿服务。成立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为老服务、关爱未成年人、扶贫济困、助农助耕等各类志愿服务,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齐心协力促发展”浓厚氛围。
二、“法治”维秩序,促社会和谐。一是狠抓宣传引导。以网格为载体,建立村民服务微信群,发布社会云动态、社情民意、群众需求。目前,已开展线上法治宣传200余次。二是狠抓矛盾化解。建立“网格员+党员志愿服务队+村干部”调解队伍,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制定法律服务清单,实现“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打通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神经末梢”。三是狠抓能力提升。村“两委”干部积极参加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加强自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德治”正民心,促乡风文明。一是以活动聚人心。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在春节、元旦、九九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向老党员、老干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激活文化传承“源头活水”,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二是以示范强引领。点燃道德模范“星星之火”,开展文明家教家风传承、“十星级文明户”“十个好”评选等活动,2022年以来已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户,“好儿媳”“好邻居”等“十个好”10户。三是以机制助长效。落实村规民约红黑榜制度、红白理事会上门宣传劝导和移风易俗承诺制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乡风文明正向引导作用。推行“院长+积分制”治理模式,建立由9名优秀农户代表组成的“院长库”,院长轮流履行职责,对环境治理、帮贫扶困、孝老敬亲、志愿活动参与等10个方面进行加分,对不爱护环境、不勤奋努力等17个方面进行扣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基层“善治”深入村组院落。